(图片来源:pixabay)掌上乾坤
凡是触动利益的改革,总是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抵触和反弹,有人会硬扛着不改,也有人会造出“理论”,来为自己的不作为找正当性。
今年5月,新修订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施行以来,进一步拧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,受到群众欢迎。但种种“杂音”也随之泛起,有一种观点称,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会影响干部的工作效能,言外之意是说干部过上紧日子,就没有工作动力了。
其实这是偷换概念掌上乾坤,硬把“紧日子”和“苦日子”化上等号。到底什么是紧日子,还是要回到《条例》本身,《条例》中对党政机关的经费管理、公务接待、公务用车等诸多方面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,核心是要控制机关本身的运行成本,砍掉那些不必要的、浪费性的支出,而不是砍掉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基本物质条件。
比如关于公务接待,《条例》中规定的是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,不得提供香烟,不上酒,而并非不给工作人员提供工作餐。我们不能说不吃燕窝鱼翅工作效能就低下了,不坐商务舱办公速度就慢了。声称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会影响工作效能,说到底这还是不想过紧日子、不想放弃优渥物质条件的一种托词。
如果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就会发现,党员干部工作效能最高的时候恰恰是发扬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作风最好的时候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广大干部过得不仅是紧日子更是苦日子,但就是凭这种精神,我们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取得成功。
无论是个人也好集体也好掌上乾坤,清新刚健、质朴俭约的作风会产生一种凝聚力量,人们志虑精纯,保持着理想主义精神,才能一心一意致力于追求信仰和目标,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忘初心。而当物质条件丰盈,尤其各种糖衣炮弹袭来,有的人思想就开始起变化了,变得“机心”百端,整天想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,别人凭什么得到的比我多,而不是把心思全放在事业上,这恰恰是工作效能低下的开始。
党政机关的工作不是关起门来自我运转,大量工作的开展要与群众互动,工作效能高不高还要看群众对你的拥护和配合程度。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,关系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,一支作风俭朴的干部队伍会产生道德感召力,也就是说群众会信服你,愿意配合你的工作,工作效能自然会提高,更能带动社会整体风气向上向善。
反之,一支奢侈浪费的队伍本身已经脱离群众,它开展的工作往往也难以从实际出发,更何况群众看到这样的干部队伍,本来内心就很抵触,更何谈配合支持,效能又怎么会高?
当然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并不是没苦硬吃,现在经济条件好了,应该保障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,保障广大干部正常的工资福利待遇。一些地方落实《条例》时走样、过火的做法,需要及时纠偏,确保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真正为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。
风行则草偃,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是榜样是导向,关系人心向背,必须扎扎实实推进下去。
(文/于永杰)
欢迎下载“北京青年报”客户端
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